NEWS企业动态
《宝安历史文选-诗词楹联》
发布者:fthart  来源:  发布时间:2017-3-15 9:00:28  点击量:

宝安历史文选-诗词楹联

田  夫


    宝安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深远的人文精神。这次区文体旅游局将“宝安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首批6个选题的书稿送给我,并请我作序,这让我对宝安的历史文化有了一次系统深入的学习机会。早在五千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宝安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聚族而居、生息繁衍。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宝安正式纳入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宝安建县,存续至今。1900年暴发的宝安人民“三洲田起义”,打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枪;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宝安县成立支部,成为宝安现代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抗日战争爆发后,羊台山成为与日伪军斗争的重要根据地;香港沦陷后,宝安又成为港九大队营救文化名人及爱国民主人士的重要接待站。宝安为中国近代史和新文化运动写下了重要一页。
宝安古来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晋代有著名的“南粤孝子”黄舒,其孝道影响宝安以至岭南地区一千多年。宋代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篇。近现代以来,宝安更是人才辈出,诞生了著名外交官罗昌,中国第一位法学女博士郑毓秀,享誉东南亚一带的著名建筑师陈才茂、陈其芬父子,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生,等等,他们如璀璨的群星,永远光照宝安。
“革故鼎新,得宝而安”,宝安历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当年小平同志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就是画在宝安。宝安得改革风气之先,是改革开放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宝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道路上翻开了新的篇章,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业绩。
千百年来,宝安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文化传奇。从远古走来的宝安,逝去的是故事,沉淀的是精神。历史的沧桑与荣耀已被宝安人民深深铭刻在岁月深处,而穿越时代的文化传承,正在为今天文化强区建设放射新的光芒。
   “宝安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第一次系统地展示了宝安的历史概况、民俗风情、地域特色、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宝安现今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的文化史和百科全书。丛书的编写出版,对于检视宝安文化实力、彰显宝安文化魅力、提升宝安文化影响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今后它可以成为市民“知宝安、爱宝安”的乡土教材,又能成为宝安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丛书的编纂,既是一项重大学术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更是一次对宝安文化的寻根之旅。从丛书的字里行间,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编写者对于宝安文化的热爱,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求是的学术精神。我对编辑研究人员钩沉史料、深入研究、精心撰写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深表赞赏。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发掘、研究、弘扬宝安历史文化的行动中来,续写无愧于先贤、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世的文化新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后我们在弘扬宝安历史文化实践当中,一方面要自觉增强保护民族血脉和灵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将发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宝安优秀历史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建设宝安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处理好国际化城区建设与区域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牢固树立“人文理念”和“文化自觉”,在以国际标准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同时,将加强区域传统文化保护突出出来,进一步彰显区域文化特质和历史传承,不断提升国际化城区的影响力和软实力。同时,要让我们的历史文化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精心策划一批反映传统文化、展现民族精神、富有教育意义的系列专题展览和讲座,加强经典传统文化、特色非遗文化、著名乡土文化的宣传,让人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宝安这片土地上散发出的浓郁人文气息和绵延不绝的文化力量。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委常委)

编辑说明

一、本书是“宝安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按照定位,它是弘扬宝安历史文化、中等文化程度读者可以读懂的普及读物,不是历史研究著作。
二、本书取材时限:上限尽量向上追溯,下限至1949年。全书共收录诗词七十七首、楹联一百二十二副。
三、本书诗词选材,内容以描写和记述宝安地方风物人文为主。清嘉庆以前,以康熙、嘉庆版《新安县志》所收录诗歌为主线;嘉庆以后内容,由他书辑入。选取时,尽量考虑到反映历史内容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坚持内容与艺术水准的相对统一;坚持传播历史文化和文史知识、文学知识的相对统一。
四、本书楹联选材,以能体现宝安历史、各族群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内容为主。对于纯属吉祥祈福类内容的不取。自然,也难免挂一漏万。选取的楹联,大略以深圳市2000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仍然存在者为限。
五、“宝安历史文化系列丛书”是一个整体。在编辑本书时,考虑到丛书的整体性,我们对于部分内容采用历史著作常用的“互文见义”原则。本书部分内容,如牵涉到有关历史人物,但已记入《宝安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人物》的,本书从略,以“参见”省略,以免重复累赘。
六、本书编辑和注释坚持以下原则:
(一)通过诗词注释普及宝安历史。对于诗词中有关涉及宝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不见于丛书内他书的词条,尽量做出较为详尽的注释,以期让读者通过诗词欣赏和阅读,加深对宝安历史文化的了解。
(二)尽量浅近,明白如话,争取有初中文化的读者能读懂。对于可能溢出高中语文课本的字词,加注拼音。对于一些经过注释或仍难读懂的诗,采取说明式的点读。
(三)楹联只注有关历史典故,简要介绍楹联所附着的建筑物的概况;对于姓氏地望、家族迁徙、人口蕃衍和文化传承类内容,概不作注。
七、本书由康少高同志收集整理和注释。由于时间、工作条件和执笔者水平所限,加之“诗无达诂”,错讹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教正。
                                                              编者  
                                                           2016年8月